中华书局一二月新书单(上)
正是和煦的初春时节,中华书局新书单如约而至。因一二月面世的新书较多,本期书单分为上下篇。上篇包括文学、历史、哲学和青少读物类图书,下篇则是语言文字、艺术文博及综合类图书。本篇为上篇。
文 学
1
《牧斋有学集诗注》
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
钱谦益诗的权威注释,
阐发明清巨变中的遗民心曲
钱谦益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文学家,其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钱氏才大气雄,学殖深厚,而身丁国变,经历极多,故而其诗文注释典故,索解本事,至为困难。同时,钱氏著作在清代遭到禁毁,流传艰难,版本情况十分复杂。自清末文网渐弛,累代整理,至今百有馀年,钱氏著作陆续得到重刊,而笺校考注等工作进展均较缓慢。今有苏州图书馆卿朝晖先生,致力钱氏文献有年,以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《有学集》为底本,参校版本三十馀种,整理注释六千馀条,并辑佚诗若干,期为广大读者提供《有学集》诗注的可读可查可引可用的“定本”。
2
《三苏年谱》(全四册)
名家名作新版,“苏粉”必读经典,
比传记更充实的北宋群星编年史,
日历式复盘苏东坡的精彩人生。
《三苏年谱》六十一卷,二百馀万字,是苏洵、苏轼、苏辙三人的合谱。孔凡礼先生历时二十年写成《苏轼年谱》,六年写成《苏辙年谱》,四年写成《苏洵年谱》,经删补后合三书为一,总名“三苏年谱”,可谓一生研究心血之结晶。年谱从三苏作品入手,广泛采录宋代史书、笔记、诗话等材料,巨细靡遗,逐一辨析,同时融汇了大量关于三苏行实及作品写作时间的考订成果,旨在全面记述三苏事迹。今在原版基础上重作修订,力求以更精更新的面貌,呈现这一三苏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。
哲 学
3
《素书》
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
世事洞明、人情练达的认知升级之书
体察人性入木三分,洞明世事认知升级
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,一部《素书》定乾坤。据史料记载,没有威仪、武功的张良能够成为“王者师”,正是凭黄石公所传的《素书》屡施奇计,帮助刘邦定下汉朝的江山。《素书》为语录体,仅6章,132句,1336字,辞短意深,字字珠玑。它以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为洞察人性、立身、治国的根本,直至今天,仍不乏启迪作用。这次收入三全本系列,约请专家审慎校订原文,以题解、原文、注释、译文、解读的形式,进行全面阐释,让这一千古奇书的阅读之旅轻松有趣。
4
《尉缭子校注》
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
古代军事学研究的必备书
兵家文献整理的典范之作
《尉缭子》为战国后期的一部军事著作,是“武经七书”中的一种,现存24篇,主要内容是坚持法制,严明赏罚;讲求谋略,举贤任能;崇尚耕战,安抚民众;最终目标是实现富国强兵。其中既有对用兵作战的论述,又保存了较多军事条令,对我们深入了解古代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很有帮助。此次推出的《尉缭子校注》,是对《尉缭子》一书的全面、系统的整理和注释,所用底本为 《续古逸丛书》所收影印宋《武经七书》本,参校本有14种,吸收的前人注释主要有20种,文末有7种附录,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史料参考价值。
5
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·续编:汉传注疏部(十一)》(全十六册)
《中华大藏经》面世二十余年后又添新章
网罗正编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
整理排印,全书标点
本书为《中华大藏经(汉文部分)·续编》汉传注疏部第十一辑,《续编》全书之142至157册,收录论部经典历代注疏56种,包括慧影《大智度论疏》、吉藏《法华论疏》《中观论疏》、窥基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》、慧沼《成唯识论了义灯》等重要文献。
6
《论语》
大中华文库(汉语-土耳其语对照)
本次以杨伯峻译注的《论语译注》为底本翻译的土耳其语版本,翻译包括古文今译和今文土译,排版将古文、白话文及土耳其语译文对照,方便读者参考学习。
7
《庄子》
大中华文库(汉语-土耳其语对照)
本次以陈鼓应译注的庄子为底本翻译的土耳其语版本,翻译包括古文今译和今文土译,排版将古文、白话文及土耳其语译文对照,方便读者参考学习。
8
《孙子兵法》
大中华文库(汉语-土耳其语对照)
本次以李零译注的孙子为底本翻译的土耳其语版本,翻译包括古文今译和今文土译,排版将古文、白话文及土耳其语译文对照,方便读者参考学习。
9
《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道德整合机制》
张鲲 著
简体横排
32开 精装
978-7-101-15975-2
58.00元
梳理了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基本形态,重点研究了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的社会基础,主要包括农耕生活、天人关系、宗族社会、礼乐文明和政治权力等五个方面;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的外部机制,主要包括祭司体系、仪式规范、情境熏染、榜样示范、重复固化等方面;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的内部机制,主要包括文化心理、思维统合、情感共鸣、价值整合、人格导向等方面。此外,对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机制做了调查,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重大祭祀仪式,即黄帝陵祭典仪式、中国抗战胜利纪念仪式、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重点研究、分析。
历 史
10
《〈史记〉导论》
文献结合史论,
系统揭示《史记》的编纂成书与史料价值。
本书从《史记》的成书过程、内容、体例、取材、史料运用与价值、述史框架、书法、史学理论、编纂、《史记》纪传与传记文学等方面,探讨《史记》的创作方法和过程等。在熟稔《史记》的基础上,作者对相关史料进行了详细梳理与认真辨析,于前人旧说去粗存精,于己立新说详明其故,自成一家之言。本书为作者在《〈史记〉编纂学导论》(凤凰出版社2006年初版)的基础上修订、增补而成,本次再版,对正文进行了增删润色,增写了绪论,重新核校全书引文并完善出处,另相应添加了部分图片,以使本书臻于完善。
11
《三国人物风云录》
三国时期英雄豪杰辈出,
各种故事与传奇,哪些是真的、哪些是假的?
宋杰新作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三国人物群像
《三国人物风云录》分为“曹魏雄风”“魏晋风云”“蜀汉英烈”“东吴豪俊”“用兵之道”“外交谍影”“乱世庸才”和“巾帼贤淑”八个专题,收录文章101篇,记录和点评了汉末三国不大为人知晓的珍闻轶事,与《三国演义》传统叙事有所不同的真实史迹,并从特殊的角度揭示了曹操、曹丕、司马懿父子、刘备、诸葛亮、孙权等诸多人物的性格特点、生平经历,以及当时战争、文化、制度的某些重要方面,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、全面地了解三国的历史事迹。
12
《E考据故事集:从清初到民国》
E时代文史考证的入门之书,
搜寻历史真相,还原历史现场,
为文史爱好者打开考据之门
按照“义理、考据、辞章”的说法,在中国人的精神创造中,考据三分天下而有其一,代表着传统学术研究。E考据是数字时代、网络时代的考据,通过数据库、互联网搜索,让学者有可能跳过积累环节和专业壁垒,直接搜寻到证据线索,极大提高考据效率和准确性,同时为普通人参与考证提供了机会,拓展了学术边界。
本书作者是知名古代印刷史、古典文献研究学者,也是近十几年来引领风气,借助E考据工具进行文史研究的佼佼者。他的这部新作涉及自清初的傅山至清末民国的袁世凯、严复、林纾、梁启超、廉泉、王国维等人物,均是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挖掘、释读和考证来探寻真相、还原历史,在层层叠叠的海量文献中做网络侦探,破历史疑案,非常精彩。
13
《从未名湖到新开湖:郑克晟师友杂忆》
郑克晟 著
简体横排
32开 精装
978-7-101-16064-2
88.00元
本书作者郑克晟教授出身于书香门第,系郑天挺先生哲嗣,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,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、南开大学历史系(所)和古籍所工作,亲身经历了1949年后史学界教育界的重大事件和风风雨雨,并与老一辈学者有很多接触,交游甚广,博闻强识,熟悉学林掌故。书中,作者忆师友生平、交游和学术成就,谈读书治学的经历。本书图文并茂,收录约二百幅插图,其中不少照片、信函手迹是首次披露。阅读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生态,并可补一些学者的生平事迹,鲜活真实,极为珍贵。
14
《整齐世传——前四史人物列传编纂研究》
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
引入列传范式的观察视角,
梳理史书全部列传的编纂结构,
重新理解史书面貌和史家意图。
本书在汉宋间政治、社会、思想文化发展的视域下,考察前四史人物列传编纂范式的形成;藉由人物列传编纂范式的延续与变革,讨论史家意图的流转变化;关照列传编纂范式限定下的史传与其他文献的互动与整合。通过列传编纂这一命题,考察前四史形成的现实基础及其中蕴含的史学思想,乃至文学意识,反思汉宋间史学发展的情况及史学与社会政治的互动,进而揭示汉宋史学发展的脉络,及其背后的深层历史动因。
15
《清代武科考试研究》
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
本书综合参撷正史、官书、典章、方志、文集、笔记、报刊等各类史料,并发掘运用海峡两岸及国外所藏清代武科金榜、殿试考卷、进士登科录、乡会试录及关涉武科之章奏文移等珍贵档案,兼取文武科举参互对观之视角,综合论析清代武科考试制度之设计与运作。全书分三卷:上卷“武科选士总论”、中卷“各级武科分论”、下卷“武科主题专论”。
16
《秦汉三国时期东部鲜卑资料辑录》
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
该书辑录的范围包含纪传体、编年体、典志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、地理总志中有关秦汉三国时期东部鲜卑之资料,其断限上起秦始皇三十三年,下迄曹魏邵陵嘉平元年。《国语》等典籍中所载之“鲜卑”虽不在此范围内,但因与鲜卑起源相关,酌情收录。
17
《宇文鲜卑资料辑录 段部鲜卑资料辑录》
该书由宇文鲜卑资料辑录和段部鲜卑资料辑录两部分组成。二者均包含纪传体、编年体、典志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、地理总志中的有关资料。前者断限上起宇文部见诸史载,下迄东晋康帝建元二年;后者断限上起段部鲜卑见诸史载,下迄东晋穆帝升平元年。
18
《慕容鲜卑资料辑录》(全二册)
该书辑录的范围上起东汉桓帝延熹九年(166),下至东晋安帝义熙六年(410),详尽收录了纪传体、编年体、典制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、地理总志中有关慕容鲜卑的资料。
19
《东胡资料辑录 乌桓(丸)资料辑录》
978-7-101-16009-3
98.00元
本书包含东胡和乌桓(丸)两部分内容,二者均收录了纪传体、编年体、典志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、地理总志中有关东胡和乌桓(丸)的资料。二者的编排方法皆以正史为主,以本纪为纲,重出者集中排列,歧异者注明。 所收录史料过长者,与东胡、乌桓(丸)关系较小之部分,酌情予以省略。
20
《南天佛国——南诏大理佛教历史与文化》
呈现与唐宋王朝相始终的
南诏大理国五百年历史;
展示具有地域特色和普遍性意义的
南诏大理佛教文化。
南诏大理国是唐宋时期中国西南的地方民族政权,具有以佛教治世,以佛法教化人民的文化传统,其社会、历史、文化各个领域都受到佛教影响,被誉为“南天佛国”。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文献记载,以及佛教物质文化遗产中,触摸并感知到南诏大理佛教信仰的盛况。本书为多学科融合视野下的新成果,从东亚佛教交流史,特别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出发,通过社会历史情境、佛教与社会、佛教文化遗产三大板块的呈现与探讨,用丰富的史料与科学的叙事,再现南诏大理佛教文化。
21
《丝绸之路上的科学技术》
丝绸之路学丛书
透过丝路看世界,立足科技品文化
本书从数学、天文学、医学、物理学、建筑学、机械等方面,选择历史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,能够展现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有趣案例和突出亮点,基于世界的视野,展示了古代科学技术随着时代、文化、地域环境的转变而发生的变化和差异,凸显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永恒价值。
22
《元代文献研究》
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
本书是著名元史专家陈高华先生关于元代文献研究的论文集。共收入19篇文章,除了深入探讨《元史》《元典章》《经世大典》《至正条格》等基础典籍的纂修情况、内容特色和研究价值,还介绍了多种以往关注不足的文献对于元史研究的价值。本书系统集结了陈高华先生多年来元代文献研究成果,是元史研究者了解元代基本文献状况的入门书,也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起点。
23
《史学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》
《南开史学家论丛》第四辑
本书汇集了乔治忠教授关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部分论述,分为四章。第一章“史学理论探析”,深入考查了中国史学的起源问题,指出中国史学正式诞生于公元前841年,并将中国传统史学的学术体系分为官方和私家两大系统。第二章“史家史书考析”,选取古代重要的史籍和史家进行了个案考析。第三章“史学专题考论”,分析了古代中国史学异常繁荣的主要原因,梳理了史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。第四章“中外史学比较”将视角放大至东亚和世界,分析了中西、中日史学的不同特点和内在原因。各篇文章在把握史学史总体脉络的基础上,能够提出创见,考证扎实周密,富于理论思维。
24
《全球视野中的明清鼎革》
复旦文史专刊
青少读物
25
《史记(少儿彩绘版)》
26
《资治通鉴(少儿彩绘版)》
《史记(少儿彩绘版)》和《资治通鉴(少儿彩绘版)》是专为孩子编写的《史记》《资治通鉴》读本,精选原著中最经典、最精彩的故事,用孩子读得懂的语言娓娓道来,并配有彩绘插图,让小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,读懂历史。故事后还设有“博闻馆”,小读者可从中了解与故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,拓展视野,激发兴趣。
(统筹:一北;编辑:思岐)